作为后世评价圣人的标准,“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”在王阳明身上展露无余。正心修身,平治天下是王阳明一生的目标。为了这一目标,王阳明历经重重困难,并成功超越生死,在龙场悟道,开创阳明心学,立下“三征”军功。
正如王阳明在《赠刘侍御》中所讲:“道自升沉宁有定,心存气节不无偏。知君已得虚舟意,随处风波只晏然。”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,一定记住养好身上的这三种气!
正德元年(1506),王阳明因抗疏而得罪了宦官刘瑾,不仅遭廷杖四十,还被贬至偏远的贵州龙场任驿丞,途中又遭暗杀,九死一生方才抵达龙场。而龙场毒虫瘴疠、“日有三死”的恶劣环境也并不意味着安全,当地苗彝乡民未开化的民俗民风也需要时间磨合。
但王阳明并未沮丧抱怨,相反他坚信人性本善,以儒家“君子”之说来教化当地乡民,自己也向他们虚心请教耕种之法,双方跨越了言语障碍,相处融洽,其乐融融。
王阳明坚守着心中的底线,心向良知,即使再困难也不会伤害别人,反而还用自己善良的心温暖感化他人。他相信,只有这样做才会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,人性再险恶,我心也岿然不动。
正如王阳明在家训诗《示宪儿》中所说:“凡做人,在心地。”一个人,人品好、会做人,比什么都重要。
古圣先贤都有一种常人无法到达的境界。王阳明学到了,他将自己与万物相融,不断地磨练自身,最终寻找到了真正的大智慧。
一个人自身的气质,只有不断地磨练才能够培养出来。正所谓大磨得大道,小磨得小道,不磨不得道。要想改变气质,找到属于自己的“道”,就必须勇于接受各种挑战与磨练,否则很难成功。
正因此,王阳明教育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条法则就是:“人须在事上磨,方能立得住;方能静亦定、动亦定。”
面对困难,一味地逃避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没信心。若是能直面困难,勇往直前,体验磨练的痛苦,才能培养出耐心和意志力,从而达到脱胎换骨的境界。正如锈钝的刀一样,你若不拿磨刀石狠狠磨砺一番,又怎么可能削铁如泥呢?
有道是:忠厚传家远,诗书继世长。王阳明家训的第一条就是要勤读书。腹有诗书气自华,读书多的人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气质,这是大多数人所没有的。
书中蕴藏着很多为人处世的哲理,对一生的成长都有教育意义。我们只有多读书、读好书,才能真正改正自身的缺点,修炼好自己的气质。
读书就要读经典,这是古人的智慧所在,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集。当我们阅读时,就好比在跟圣人交流,了解他们的思想,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。
但是,尽信书则不如无书,所以我们在诵读经典时也不能盲从,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”,这样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读书能增长我们的见识,开拓我们的眼界,最重要的是能够培养自身的静气。正如《传习录》中说:“日间功夫,觉纷扰则静坐;觉懒看书则且看书,是亦因药而病。”
读书时,人的心可以平静下来,慢慢地就不会再有心浮气躁的感觉了。同时,静坐也能够培养自身的静气。因此儒、释、道三家都特别钟爱于“静坐修心”。
人身上的正气、浩气和静气,养好了那就是富贵,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“黄金乡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