赣州,地处江西南部,赣江上游,它“南控百越,北达三江”,据五岭之要会,扼粤闽之要冲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;发源于赣州境内的赣江,是连接内外,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,自古为中原南下闽粤的必经之地;赣州境内丘陵起伏,地广人稀,土肥水美,适宜大批移民休养生息。这使赣州成为中原移民南迁的首选“宝地”。
据文献资料记载,赣州从东晋始就有大批中原汉人迁入。他们举族(家)南迁,先滞留在鄂豫南部,辗转皖赣长江两岸,落脚安家者居多,南进闽粤者甚少。唐开元四年(公元716年),张九龄开凿梅关成功,古驿道全线告竣,使这条自秦汉以来的南北通衢更加繁忙,南来北往的人流、物流蜂拥而来,昔日偏僻的赣州、大余古城开始成为“商贾如云,货物如雨”的江南名州,近四万平方公里的赣州大地吸引了大批拓展八荒的“北客”,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居住劳作,繁衍生息,使当地的人口激增,据史书记载:西晋南康郡所辖五县人口只有1400户,至唐宪宗元和元年(公元806年)增至为46116户。赣州等地开始出现了“万足践履、冬无寒土”的景象。唐禧宗乾符五年,黄巢攻陷洪州(南昌),继陷吉、虔等州,数代在赣州等地居住的大批客家先民,为躲避战乱,溯章贡二江而上,跨南岭,入武夷,开始进入闽粤。据兴宁《廖氏族谱》云:“唐时,我祖由江西于都,避黄巢乱,迁汀州宁化石壁寨。”如广东嘉应各姓宗谱,多载“上世避黄巢之乱,南迁闽粤”。
此后,无论是北宋“靖康之乱”之后南迁的中原人,还是元明清因战乱等北来南去的汉人,多是沿着这条古代“水上丝绸之路”进入赣州,或落脚生根,或继续辗转南迁。据有关资料统计,自东汉至明,迁入宁化石壁的有86姓,其中,东汉至南齐3姓,唐(乾符之前)2姓,唐末31姓,宋32姓,元明18姓。这些人氏中既有赣州迁去的“老客”,也有路经赣州稍事休整后再南迁的中原汉人。据康熙年间李世熊所篡《宁化县志》载:“客家先民,大抵先自中原南下徙赣,再由赣徙闽,复由闽徙粤。“由此可见,在水陆交通为主的古代,赣州确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区,也是明清以前南迁闽粤的集散地和中转站。
据史料文献记载和研究者实地考察证明,赣州境内的客家人,30%是“老客”,70%是从闽粤等地回流的“新客”,这些闽粤客民后裔倒迁入赣州又以明清时期为多。
罗勇在《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》一文中说:“寻乌、安远、全南、定南、龙南、信丰、南康、大余、上犹等县约占70%-90%,赣县、兴国、于都、会昌、瑞金、宁都、石城等县约占60%-70%”,在这些倒迁客中,既有“闽粤流民作乱犯境”,被官兵“讨平”就地安抚垦荒的,如《上犹县志》载:“寇乃就抚,遂遗憾上犹垦荒。”也有因生活所迫应招回赣州做佃客的,如《宁都直隶州志》云:宁都“家给人足”,“城中世业悉属下乡,招闽广流寓赁耕”,“以耕一主之田至子孙十余世”。
也有招垦而来的闽广佃客,如《于都县志》称:“于本山县,田多荆榛。初,居民甚稀,常招闽广来耕,其党日多。”还有清初招安闽海投诚的郑氏旧部,被派至兴国、赣县屯田。但倒迁赣州最主要的客流,当数政府招募入赣垦荒者居多。因战乱,赣州各地旧荒未垦,新荒又起的情况随处可见,清初战事渐息,为恢复经济、休养生息,官府多次颂募垦令,清前期有大批闽粤客户涌入赣州。无论何时,赣州都以其博大的胸怀、丰沛的乳汁、慈善的面容笑迎无数南来北往的人,她不仅养育了最早入境的客家先民,也抚慰、呵护着这些回流倒迁的“新客”。因此,赣州不仅是客家人的发祥地,也是他们依赖依靠的大后方。
于都县原名雩都县,因北有雩山,取名雩都,1957年6月1日起改名为于都县,位于江西南部,贡水中游。 西汉高祖六年(公元前201年)置县,是江西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和赣南最早建县的三个县之一,素有“六县之母”,“三省往来之冲、东南之一要区”之称,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,郡治曾设于此近250年之久。土地革命时期,全县又先后分设过于都、胜利、登贤、瑞西、兴胜和于西等县,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驻于都县城,是著名的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。